菠萝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菠萝小说 > 并蒂锁心 > 第23章 有所发现

第23章 有所发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夜色如墨,凉风穿庭。

院中的荷花灯,不知何时已经亮了,同那湖中的星光灿灿交相辉映。

自颜知许走后,旖黄裳不知在院中站了多久,他的思绪飘了很远,又游荡回来。

他缓步穿过前庭,那从青石板缝隙中钻出的野草,蹭过他的衣摆。

也是此时,他才重新审视这院内的一砖一瓦,一枝一叶,思怀之感油然而生。

菩提树自不必说,那是当年两人亲手栽下的。

从前那人总爱在树下煮茶,笑说净土栽菩提,清风明月来,最宜沉心静气,也最配他这无欲之人。

如今,菩提倾盖,茶炉蒙尘。

西厢房窗棂上那道裂痕,是当年他们推演阵法时被剑气误伤的。

幸得他及时闪避,不然还不知道会如何。

这意思不是那人会伤了他,而是那人定会为了避开他而伤到自己。

谁受了伤,都是值得心疼的。

他心下叹息,这里竟是无处不刻着旧日痕迹。

继续前行,最终停在了后院的书房。

推开半掩的房门,挥袖点亮房内的灯光。

那张黄花梨木的宽案仍在原处,案角磨损的漆面下漏出的木纹,像是一道愈合已久的疤痕。

他不自觉的的抚上左侧扶手,那里有那人刻下的痕迹,是一枝盛放的腊梅。

那是某次醉酒的玩笑。

那人眼光灼灼的盯着他,忽的道:“我总觉你同那冬日盛放的腊梅相似。”

他也喝的醉了,会错了意,鼓着双颊不悦道:“我修炼如此多的年头才到如今模样,你却说我像那凡物?”

那人被他的样子逗得笑了,“我说你,性格坚毅、不屈,为人高洁、孤傲。”

旖黄裳听那人夸他,傲娇的不行,下巴都要仰到天上去了。

毕竟好听的话,也得分谁说不是。

讨厌的人说,便更讨厌,喜欢的人说,就更欢喜。

那人说的,就更让人信服。

而那人见他如此模样,竟一把将他搂过了过来,“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同那腊梅一般,都透着一种淡素的清香。”

旖黄裳的脸红了又红,不知是因为那酒太烈,还是炭火太烤,或是那人口中喷出的酒气氲红的。

那人见他如此,便是非要在把手上刻下腊梅花,道是他若是不在身边,这花就像他一般留在身边作伴,便不觉得孤寂。

他像过去千百次那样坐下,袖袍扫过案上未收的星盘。青铜指针突然"咔"地轻响,惊得他瞳孔骤缩——这星盘早该停了。

指尖触到盘底一道新鲜的划痕时,他的呼吸凝滞了。

他猛地掀翻星盘,露出底下压着的靛蓝绢帕。帕子角落绣着熟悉的金线并蒂莲花纹,那是那人贴身的旧物。

展开帕子,半幅残缺的舆图上墨迹犹新,勾勒着大望湖的轮廓,旁边一行小字:"静待佳音,当归便归。"

砚台"砰"地砸在地上。旖黄裳攥着绢帕的手抖得厉害,指节泛出青白。

那些被岁月磨蚀的记忆突然鲜活起来,那人总爱把重要文书藏在星盘下,说"最显眼处才最安全"。

濮水说的没错,那人果然给自己留了信息。

他就说,那人怎么会不声不响的“死了”呢!

天光乍亮,一缕光斜斜映在墙上的剑痕处。

那是当年那人临行前斩出的,说要"留个念想"。

旖黄裳突然笑出声来,笑声渐亮,晨光愈明,仿佛是笑声驱散了黑暗迎来的曙光。

这是一千五百年来,他第一次感觉到心脏重新焕发了活力,热血在翻腾。

他的身上终于有了一丝光彩,而这光彩的名字,大概叫希望。

“静候佳音,当归便归。”

那人留下的话是如此,可旖黄裳怎么会就甘心这般等着?

独自等待的每分每秒都是煎熬。

而此时,悬在腰间的玉佩亮了亮,泛起一道独特的白光。

旖黄裳眉头微挑,指腹抚过玉佩,感受到其中传来的灵力波动。

玉佩传讯来自元吉,内容极简,短短六字,却让旖黄裳呼吸一滞:“算到了,速来明镜台。”

他唇角微扬,眼底闪过一丝愉悦的光。

真是一个好消息接着一个好消息。

他毫不犹豫,袖袍一拂,身形化作一道残影,瞬息间已掠出宅院,朝着明镜台的方向疾驰而去。

连颜知许提醒的阵法漏洞也未来得及补上。

元吉,曾是三净宗的佛子,上万年来佛门最具佛性的弟子。

他生得极美,却是一种不忍亵渎的美——眉目如画,肤若冷玉,一双眼睛澄澈如古井无波,无悲无喜。

年少时,他身形单薄,看着弱不禁风;长大了,依旧如青竹般清瘦,仿佛一阵风就能吹散。

他行事依法依章,秉公持正,从无偏私,亦无情绪波动。

三净宗的弟子们敬畏他,却也疏远他。

因他太过完美,完美得不似凡人,反倒像是佛龛里供奉的玉佛。

曾有人形容他,玉骨冰心不染尘,禅音寂寂了无痕;佛前一盏青灯灭,原是人间未了人。

旖黄裳知他也是因青莲谷,而他堕了佛子之名,身上的佛子气息散了,也是因为摘花节。

因为一个人,一个男人。

元吉有一天赋便是能感知别人的苦痛,而这种能力本事可以自行屏蔽的,直到他见到了那个人,那苦痛竟是能透他屏蔽的感官。

这人便是彼宸游。

他不知一个年龄如此小的男人,怎么身上的苦痛那么深那么重,每时每刻都在弑神笞骨。

越是关注,便越是好奇,越是好奇,便越想了解。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回向诸众生,同生极乐国。

他是佛子,更应如此。

如此,他义无反顾的离开了三净宗,跟随彼宸游的脚步。

时间久了,他有了情,有了爱,便再也不是佛子。

只能与曾经的种种割席。

再后来,他久居明镜台,再未踏足佛门。

那明镜台,并非一座高台,而是一座悬浮于云海之上的孤峰。

峰顶平坦如镜,终年云雾缭绕,四周无路可登,唯有修为高深者方能御空而至。

台上无殿无阁,只有一座简朴的草庐,庐前一方石桌,一壶清茶,总是摆了两个茶盏。

这里无风无雨,亦无四季更迭,时间仿佛在此停滞。

元吉便住在此处,不问世事,只推演天机。

因为他也有要找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