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菠萝小说 > 古代食铺经营日常 > 第22章 糖葫芦

第22章 糖葫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后院,春生趴在地上,两只爪子抓住一个小木球,又啃又咬。

忽然,它耳朵动了动,竖了起来,扭头朝通道口看了一眼,瞬间跳了起来,小木球没了支撑,咕噜咕噜地滚了出去。

春生看都没看它一眼,欢欢喜喜地朝檐廊跑去,毛茸茸的尾巴还一晃一晃的。

沈春宜走出穿堂,见春生欢欢喜喜地想跑上前来,下一瞬,它忽然停住了脚步,目光警惕地盯着沈春蕙旁边的宋临等人,低声呜咽,发出警告。

沈春宜忙蹲下摸摸它的狗头:“春生,这是客人,不可以没有礼貌。”

春生这才停止呜咽,用头蹭了蹭她的手,只是目光一直没有离开宋临等人身上。

宋临笑道:“它还挺警惕,是只好狗。”

沈春蕙道:“春生警觉性很强,我第一次见它的时候还差点儿被它咬了一口,有它看家,我们夜里才能睡个安稳觉。”她语气自豪,目光温柔,显然十分喜欢春生。

宋临紧盯了春生一瞬,移开目光,朝她道:“等我们把那阴沟里的臭老鼠抓出来,你夜里想怎么睡就怎么睡。”

“不知还要多久呢。”沈春蕙眉头紧蹙。

宋临温声道:“快了。”

沈春蕙点头道:“希望如此。”

沈春宜朝其他人道:“院子不大,你们随意。”

金茂四人闻言也不在客气,分头四处探查。

然而四人细细地探查了几遍,也找不出一点儿线索来。

张中南拧眉道:“左右人家你们都认识,后面那家呢,你们去看过吗?”

房子四面都是人家,想进来除了大门,必定要经过其他三户人家中的一家,左右都住了人,还是认识的,作祟的嫌疑少,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毕竟熟人作案也是有可能的,且还最方便。

沈春蕙和柳枝儿、周玉娘都聊得来,摇头道:“不会是她们,我相信她们的为人。”

柳枝儿为人大方热忱,周玉娘温柔可人,两人都是善良的人。刚搬进来没多久,她们就跟她和宜姐儿说了食铺闹鬼的事情,还细细地说了,说辞基本一致。

此外,她们还每日都帮她留意食铺外有没有可疑的人。

有这份心的人,不会做害人的事。

想起后面的那家人的信息,沈春蕙皱了皱眉头:“后面的房子听说是英国公府的,没有人住,只有一个看门的老人家,养了一条很大的狗,听说是猎犬,有半人高呢。”

那条猎犬是老人家养的,肥的很,像一只圆滚滚的球,走路的时候肉还一颤一颤的,很有喜感。

听到英国公府几字,宋临目光闪了闪。

金茂拧眉:“有看门的人,还有猎犬,贼人想从那边过来不容易。这边不是那边也不是,他还会飞檐走壁不成?”

问题到这里,就胶住了,几人分析来分析去,也分析不出个所以然来。

天色已经暗了,再继续留下去了也不是办法。

金茂犹豫道:“沈大娘子,沈二娘子,不如夜里我派一个人过来给你们盯着。”

沈春宜立即拒绝:“不用,只要来的不是一群人,我们都能应付,而且左邻右里都是人,我喊一嗓子,她们都会来帮忙,再说了,我们还有春生。”

春生应景地叫了两声。

沈春蕙笑道:“你们瞧春生多机灵,要是真有人闯进来,春生咬他几口,看他怕不拍!”

两人坚持,金茂作罢,提出告辞。其它人也纷纷跟随。

宋临走在几人最后,到了门口停下脚步回身来看沈春蕙,目色柔和:“沈大娘子,有什么事情就差人道太平坊安定巷宋府找我。”

张中南见状也立即道:“我家离你们近,就在东边的明仁巷,沈大娘子有事差人去喊我一声就好,我,我一定会过来的。”

这两人过分热心,沈春蕙怀疑才刚浮现,还来不及细想,就听到金茂大声道。

“沈大娘子,我家住在长兴坊里仁巷……”

许华:“沈大娘子,我家在……”

严松:“沈大娘子……”

沈春蕙放下疑虑,含笑地向他们道谢。

送走了几人,沈春蕙把手放到背后锤了锤酸痛的腰,扬声道:“萱娘,他们走了,出来吧,我们吃晚食。”

她们一往后院走,萱娘就躲进了后厨,在里边洗洗刷刷,忙活个不停。

不一会儿,萱娘端着几碟子菜出来。

沈春蕙柳眉一竖,笑骂道:“人家来就来,他们来他们的,你又不是没脸见人,跑屋里去躲着做什么,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是什么苛刻的人,不许你出来见人。”

萱娘顿时慌了神,惊慌地解释道:“不是这样子的,我就是,就是怕给你们丢脸。”

那几位郎君瞧着就是富贵人家出身,她粗鲁愚笨,万一出了差错,她丢脸不要紧,就怕大娘子二娘子脸上无光。

沈春宜过来打圆场:“好了,蕙姐儿你也别怪萱娘,她初来乍到,懂什么,多教教,以后就好了。”

沈春蕙点头:“这次先这样了,你要记住了,你不丢人。”

萱娘吸了吸鼻子:“我记住了。”

沈春宜接过她手里的菜:“你去吃晚食吧,今日晚了,还要做酸笋,就不去燕河夜市了,明日我们早些关门,一起去夜市逛一会,吃吃喝喝,热闹热闹。”

次日,杨柳和杨桃送来了一篓面条菜,说菌子现在还小,得过两日才能采。

日落之际,食铺早早卖完了晚食,关了门。

沈春宜、沈春蕙带着萱娘,和柳枝儿打了声招呼,让她帮忙留意一下这边的动静,就出了门。

路过周家卤肉铺时,见妙妙坐在门口,眼巴巴地看着她们,脆声道:“宜姐姐,蕙姐姐、萱娘姐姐,你们要去哪儿呀?”

沈春蕙笑眯眯地捏了捏她的小脸蛋:“去夜市,妙妙想吃糖葫芦不,蕙姐姐给你带。”

妙妙笑得露出小米牙:“想吃,蕙姐姐帮我买,我给你铜钱。”说着她把腰间系着的小荷包扯下来,递给沈春蕙:“这里有五文钱,可以买一串糖葫芦。”

沈春宜摸了摸她的手:“妙妙真聪明,还知道五文钱能买糖葫芦。”

沈春蕙接过荷包,重新系在她的腰间:“不用给钱,姐姐请你吃,等下次你阿娘应了,姐姐带你出去玩。”

周玉娘柔柔地笑道:“你这样说,她要坐不住了。”

沈春宜捏了捏妙妙的小脸蛋,笑盈盈地到:“怎么会呢,妙妙最乖了,你说是不是啊,妙妙。”

妙妙仰头渴望地看着周玉娘,认真地道:“阿娘,我会乖乖的,不会乱跑的。”

周玉娘眼神慈爱:“阿娘知道。”扭头看向沈春宜, “等下次你们想去夜市了再提前跟我说一声,我也好早点关门,跟你们一起去走走,都好久没去了。”她语气怀念。

沈春宜应下,又拉了几句家常,才往燕河夜市去。

燕河夜市华灯初上,千盏百盏灯火交辉相应,照的河岸两旁的街道亮如白昼。

萱娘第一次见这样的场景,仰头看向路旁一排排的灯笼,惊叹道:“点这么多蜡烛,一晚上得花多少钱。”

沈春蕙笑道:“这蜡烛都是从商户的税费里出的,燕京商贾如云,交的税费加起来更是天文数字,区区蜡烛的花销,不过其中的是九牛一毛而已。”

萱娘虽不懂“商贾如云”、“九牛一毛”是什么意思,但也隐约能明显沈春蕙想表达的意思,感叹道:“燕京的有钱人真多。”

沈春蕙深有同感:“那是,我们这样开小食铺的还不入流。”

萱娘不敢置信,在她的眼里,她们就已经是极富贵的了,纠结了半晌,才问道:“那要怎么样的才入流?”

沈春蕙夸夸其谈:“良田千亩,房屋店铺无数,日进斗金……”

萱娘越听,眼睛瞪得越圆,嘴巴张得越大。

萱娘的反应,沈春蕙十分满意,夸下海口道:“萱娘,你好好跟着我们干,以后良田铺子我们都会有的,等以后我们日进斗金了,我送你一套大宅子。”

萱娘惊呆了,回神后慌忙摆手:“大娘子不用的,我不要大宅子,太贵了,我要一直跟在你们身边。”

沈春蕙也回了神,凭食铺想日进斗金是不可能的,轻咳一声道:“也行吧。”

沈春宜:……牛皮都吹到天上去了,大饼画的够大!

燕河夜市街道纵横交错,其中沿燕河河岸的两条主街最为繁华,南岸高楼林立,燕京七十二家酒楼,就有十余家在这条街上,包括最出名的樊楼和太平楼。

北岸小食摊一眼望不到尽头,胡饼、馒头、各式混沌、鱼羹、炙羊肉……等应有尽有。

曾有人戏言:燕河北岸小食摊,从西吃到东,一日吃一家,十年吃不尽。

当然,这是夸张说法,小食摊三千家没有,三百家是有的。

空气中忽然飘来鱼肉的鲜香,三人本就饥肠辘辘,如今更是觉得饿得前胸贴后。

沈春蕙左右张望,目光停在了一处客人满座的食摊上。食摊前立着一块简易的牌匾,上书宋家鱼羹四字。

做鱼羹的是个年轻小娘子,圆圆的脸蛋,笑的时候脸颊有两个小酒窝,头戴包髻,腰系围裙,打扮的干净利落,做起鱼羹来动作麻利、纯熟,仿佛信手拈来一般。

招呼客人的是个年纪大一些的娘子,同样的圆脸酒窝,跟做鱼羹的小娘子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旁人不用细看,就知两人定是母女。

沈春宜收回目光,转头发现身侧不知何时站了一位身穿玄衣的年轻郎君,修长高大的身材,俊秀的脸庞,干净温润的气质,眼神温和却又有侵略性,让她不由得多看了一眼。

“你要进去吗?”玄衣郎君忽然微笑地问。

沈春宜后知后觉地发现她挡了他的路,连忙让到一旁,道:“不好意思,你先进去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