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菠萝小说 > 梦回大唐之萧萧班马鸣 > 第23章 千里寻凶(之四)

第23章 千里寻凶(之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府吏,更改了我们迁来的年月。”

如他所说是真,竟和白锦士之死无半点关联。

“汪师兄,你为何与昆仑门断了联系?”

“我并不想与昆仑门断了关联,师傅授业于我,对我恩重如山,同门师兄师弟情意深厚,怎奈,昆仑门中有我的越州同乡,我只怕与同门师兄弟往来密切,家中之事传到掌门、师傅、师兄师弟耳中,为掌门、师傅不容,遭师兄师弟耻笑,所做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除了在每年师傅生辰前,辗转托人送上生辰礼物,其它也不敢了。连师傅去世我都不敢前去吊唁,只敢在家设置这个牌位,偷偷祭拜。”

“你的越州同乡是谁?”

“贾剑平。他和我既是同乡,又同在师傅门下。说起来,有二十年我没有见到贾师弟了。

萧师弟,白师弟如何就过世了?你为了他来寻我,白师弟过世……和我有什么关系?”

萧远从小包袱里拿出白锦士生前所用的竹叶杯:“汪师兄,你认得这个杯子吗?”

汪南之接过杯子,只看了两眼,就说:“认得,这个杯子还是在我越州家窑里烧制的。”

过了这么多年,他还能立即就认出这个杯子。萧远眼中精光一闪。

“这个杯子叫‘竹叶青’,外壁雪白晶莹,内壁白里透青,世上只此一个。这是我亲手烧制,当年花费颇多,只烧成功四个,其它三个都有细微瑕疵,只这一个完好无瑕,所以能一眼认出。”

“这个杯子颜色很特别。”

“是的,因为烧制的过程中加了赤盐。”萧远的心一跳。

“大业十一年,贾师弟拜访我家。还在昆仑虚,我俩关系就好,他到我家,我自是热情招待他。贾师弟家中种植茶叶,对茶具也颇有研究。我们谈到了烧釉制瓷,我说起我想改进家中烧釉之法。现今无论官窑、民窑,要么是白瓷,要么是青瓷,我想烧制出一种不同的颜色,再增加硬度。贾师弟告诉我,苗疆有一种矿土,名为赤盐,只需少量添加在泥土中,烧出的瓷器不仅色泽动人,还能十倍增强硬度。

我十分欣喜。送走贾师弟后,我就带着几个族人去了苗疆,花费数月,耗资不少,总算购得些许赤盐。回到越州,我反复尝试,烧制了数批,却只成功了四个。我用另外三个有瑕疵的试了硬度,果然硬度倍增。但是赤盐太贵,无法大批量用于制瓷,且色泽也没有达到我想要的‘天青色’,我又找到和赤盐成分差不多、但价格便宜很多的其它矿物代替,最后终于烧制成了现在的‘雨过天晴’。你今天饮茶所用的茶具就是。

这唯一的‘竹叶青’我就收藏了起来,后来贾师弟再次到我家,他对这杯子爱不释手,我就送给了他。

只是这杯子现有了裂纹,破坏了品相,可惜了。萧师弟,这杯子如何到了你手里?”

“有人把它送给了白师兄。汪师兄,你还记得是哪年把这杯子赠与贾剑平了吗?”

“记得,大业十三年秋天。我家在越州的最后一个秋天。”

大业十一年,告诉汪南之,烧釉可加赤盐;大业十三年秋,再次登门汪南之,得到竹叶杯;大业十四年,白锦士中毒身亡。这个贾剑平……

“汪师兄,贾剑平……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和白师兄关系如何?”

“贾师弟,内向少言,心中极有主意。和白师弟完全是两样的人。白师弟,性情如火,直爽热情。当年在昆仑墟,我们师兄弟们都说,两个天差地别的人,却最为投契,真是不可思议。说起来,当年昆仑们一众弟子里,白师弟武功最高,除了白师弟,当数贾师弟了。这两个功夫第一第二的人,关系最为要好,羡煞了我们其余这些师兄师弟了。”

关系最好,所以不设防。萧远心里默想。

“大业十四年,白师兄就去世了。”萧远说。

“因何过世?”

萧远摇摇头,“尚不清楚,只是去得蹊跷。”

现在还不是告诉汪南之的时机。汪南之没有害死白师兄的动机,且他下山后,忙于家族生意、纠缠于儿女之情,没有时间去插手白锦士的事情。他甚至连方廷轩接替郁净泓担任了掌门人都不知道。他所说的他带家人去苗疆的时间、迁来润州的时间和天机阁的情报也一一相符。

但是贾剑平出身茶农,如何能知道苗疆有赤盐这种罕见之物?又如何知道赤盐能加到陶土里增加陶土硬度?这本身就值得怀疑。从拜访汪南之,告诉其制瓷中添加赤盐,然后从汪南之这里拿走杯子,隔年再对白锦士下毒。这人要害死白锦士,就完全是处心积虑,蓄谋已久了。但如果是贾剑平把竹叶杯转赠他人,然后这人又把竹叶杯送给了白锦士呢?

汪南之摇摇头:“不会的,贾师弟知我为了烧制这竹叶杯,所费不菲,我已再三叮咛于他;除了白师弟,他断不会再易手他人。”

至此,萧远几乎已经断定,贾剑平就是毒害白锦士的凶手。只是还不知道,贾剑平如何得到黄金蛊?白锦士又是何时何种情形被下了黄金盅?唐云说,黄金蛊不难捕获,只不过只在苗疆才有。四五两银子,就可从苗人手中购得一对成年雌雄黄金蛊。贾剑平去过苗疆??

“当年白师弟何等的风光!我比白师弟年长三岁,入昆仑门也比他早。门内还有入门更早、在昆仑门更久的的师兄,但是我们那些师兄师弟统统不是白师弟的对手。贾师弟本来在我们中间也是出类拔萃的,但是在白师弟跟前,也要相形见绌。白师弟刀、枪、剑、戟俱佳,尤喜使刀,他的那柄刀名为‘破天刀’,破天刀一出,天地失色。还吹得一手好箫。人材又好,爱穿一身白衣,走在路上,谁不认为他是个世家翩翩公子?……也难怪门里的师姐师妹都青睐于他,连张敏张师姑那等风华无双之人对他也另眼相看。就是我,若不是心中惦记着阿洛,只怕也要嫉妒他。

大业八年八月,贾师弟号召我们昆仑门弟子,在玉珠峰之巅,与白师弟一决高下。刚开始还是一对一,后来大家就一起上了。哎,我至今还记得,那时的白师弟一身白袍,一柄宝刀,一根玉箫。他宝刀出鞘,谁能争锋?我们被他打得七零八落,竟连平局都做不到。他飞身到那天台上,吹起了萧。玉珠之巅,冰晶雪莹。高台上白师弟白衣胜雪,仿佛天人一般……这样的人,竟这么早就亡故了。”回忆起白锦士,汪南之无限感概,无比唏嘘。

号召众弟子向白锦士挑战的又是贾剑平。这两人真的关系好吗?

“这个杯子不是昆仑门的物件,却是白师兄的遗物,我在打听它的来历。”萧远如是解释。

“嗯,有赤盐烧制的杯子,我敢说,当世仅此一个,我本意是珍藏起来。但是贾师弟一看到这杯子就赞不绝口,十分喜爱,还说愿意出钱买。若换作旁人,我自是不肯的,但贾师弟与我师出同门,在昆仑门就是同乡,关系要好;又是因他的建议,我改良了制瓷的技艺。我就把杯子赠与他,再三叮嘱他要好好收藏,万勿遗失、万勿损毁。现在有了裂纹,真是可惜了。”

“汪师兄,你最后见到贾师兄是在哪一年?”

“就是大业十三年秋天那次。后来,我搬到了润州,便再也没见过面了。

贾师弟家里世代种茶,除了武艺、种茶,没有其它谋生手段。我当初劝过他,要他就留在昆仑门,不必回乡务农。那次昆仑比武后不久,我下山返乡。谁想后来,他也走了。他家在越州小吴庄,外祖是宣州人,他夫人娘家杭州。你若寻他,要么往武馆,要么往这几地茶园去找。他身高约五尺,略有龅牙,右脚脚踝处有一块胎记,纵使二十年过去,也应该很好辨认。”

“多谢汪师兄告知。与白师兄相关的事,包括这个‘竹叶杯’,昆仑门只有师傅、方师叔、罗师叔知晓,汪师兄请勿向他人提起。”

两人推门出去的时候,门外阶下数步外站了四个人。萧战萧和在左,汪世沛和一个妇人在右。见汪南之出来,那妇人迎了上来,眼睛盯着汪南之,一脸关切,看着两个人表情未有不虞之色,才松了口气。

汪南之把妇人介绍给萧远:“萧师弟,这是拙荆。”

又介绍萧远,“阿洛,这是我昆仑门的萧师弟。”然而又跟一旁惊得呆若木鸡的汪世沛说:“沛儿,快叫萧师叔。”

“阿耶,这是怎么回事?你从未讲过,你竟是昆仑门的弟子?”

汪南之苦笑:“沛儿,我以后告诉你。”

阿洛对萧远深施揖礼:“夫君未曾有一日忘记自己是昆仑门弟子,只因小妇人缘故,不敢与昆仑门中人来往。今日萧师弟远道而来,和夫君相谈,想必已了解我夫妇二人的苦衷,怠慢之处,还请萧师弟原谅则个。”

阿洛看上去比汪南之还要年轻几岁,端庄清丽,袅娜温婉,柔声细语,一看便知是江南女子。和汪南之站在一起,虽为中年夫妻,男子儒雅清俊,女子温柔秀美,只觉得郎才女貌、天造地设。

好像忽然就明白了汪南之为什么宁可背井离乡、宁可舍弃与昆仑门往来也要娶了阿洛。

萧远抱拳回礼:“嫂嫂言重了。”

转而对汪南之说:“师傅已经在云台山把掌门之位传给了方廷轩方师叔。无论是我师傅还是方师叔都不是迂阔之人,汪师兄不必为这些俗世礼法把自己拘在润州,有空还是请往云台山见见方师叔和众位同门。”

看看汪世沛,又说:“令公子豪爽豁达,人品贵重,且筋骨颇佳,汪师兄要多多带着他历练历练,开阔眼界,万不可就局限在润州一隅,耽误了他。”

一席话说得汪南之又高兴又惭愧。郁净泓在昆仑门威望极高,即使他卸了掌门之位也必然在昆仑门举足轻重。他眼界甚高,当年就只收了白锦士一个徒弟,白锦士可是当未来掌门人来培养的。如今萧远是他的徒弟,得了他的亲传,甚至还有李卫公的指点,可见郁净泓对这个徒弟的重视。萧远这么说就代表了郁净泓的态度,代表了昆仑门的态度。

他和阿洛,本来就没有血缘的关系,只不过碍于世俗的眼光,当年不得不背井离乡,不得不断绝与昆仑门的联系。对于在昆仑门学艺的那段时光,始终不能忘怀。本以为今生与昆仑门已无缘再见,谁知峰回路转,如果能再重返昆仑门,那此生就无憾事了。

萧远说得关于汪世沛的话也深得汪南之之心。知子莫如父,他哪里不知道儿子的优点与局限呢?儿子酷爱武艺,比他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能再耽误儿子了。汪世沛下定了决心。

回到客栈,萧战问:“公子相信汪南之吗?”

萧远说:“汪南之有家族生意,对掌门之位没有觊觎;夫妻琴瑟和谐,不会有其它的感情纠葛。不论下山前后,和白师兄都没有利害冲突。不可能是他。”

剩下就是贾剑平嫌疑重了。

萧远向天机阁剑南道再次下令,遍查越州、宣州、杭州三地,出生于开皇十六年前后的茶农和武馆馆主。这人身高五尺,龅牙,右脚脚踝处有胎记。

有了汪南之的描述,再找贾剑平,容易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