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的华山采药人,一起在山里搜寻。他叮嘱这些人,只管找人,旁的不许透露半分给他人。日子一天天过去,连两人的一片衣襟也没找到。张彪几个日日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李府这边也是急成一团。李靖知道李瑶带周三问去华山采药,心知风险极大,赶紧加派几个功夫高强之人去追两人。谁知这些人不识路,途中走岔,又逢上连日大雨,有的地段被冲毁,一来二去竟耽误数日,反而是周三问先送回了血灵子。李靖又喜又忧,喜的是有了血灵子,老妻康复有望;孙女果然技艺高超。忧的是李瑶并没有回来,还继续呆在华山采药,风险犹存。
周三问送回血灵子,只歇息了一夜,第二日李靖又派了赵立几个人跟着他一起重返了华阴。李璨李玙哥几个要跟着一起去找李瑶,李靖不许。李靖思虑深远:一则找人这样的事,不是人多就一定管用,仿若打小伏击仗,用兵在精不在多;二则李瑶华山寻药,虽则至诚至孝之心,却不易宣扬。“血灵子”,药材中之珍宝,极少人采摘成功,倘若他日有贵人必需此药,闻李瑶采摘过,贵人找上门来,岂不是又将李瑶置于风险之地?“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因此只遣了赵立几个,要他们谨慎行事。
周三问带着他们仍然前往客栈“华诺”,到了华诺,见李瑶的那匹马还在马厩里,却左等右等等不到她的人。一问小二,小二说“你上次前脚走,住东院边上那位小哥后脚就出了门,到现在也没见回来”。周三问忙问:“你知道他去哪里了吗?”小二说:“看他带着背篓绳索那样子,应该是上了华山。”
几日前就上了华山,到现在还没见回来。几句话已把周三问吓得魂飞魄散。赵立跟随李靖多年,到底心中有沟壑,跟小二聊了几句,就知道了华阴最近一些时日并没有人坠崖的传闻。大家才略微放了些心。
小二宽慰说:“去华山的人,嫌每天上山下山太麻烦,连着几天不回来的也有。那位小哥走不久,就有几个人打听你们两位,听说你走了,小哥上山了,跟着也走了,看那光景也是上山了。也没听说出什么事。”
周三问这才回过些神。他亲眼见过小姐的功夫,笃定以小姐的身手,定然不会出事。这么跟赵立一讲,赵立越发笃定李瑶没有性命之虞,只可能还在山中。
掌灯时分,店里回来了几个住店的客官,正是李靖第一次派出的几个。赵立说了下这几天的情况,问他们可见到过小姐?那几个人连连摇头,说他们在这儿候了几天,就怕走岔了。根本没见到小姐。
跟着小姐上山的不是他们,那是什么人?李瑶只是一个孤身女子。
小二说:“那几个人看上去像是官府的人,其中一个又年轻又贵气,像是极关心东院小哥的样子。一听说东院小哥一个人上了山,急匆匆就走了。”
周三问心里打了个颤,若说小姐认识江湖上什么人,他信;若说小姐认识官府什么人,不可能啊,小姐回了长安,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不对,小姐好像真的在长安结交了朋友,他还帮小姐往“礼来”酒肆送过几封信。可是小姐不让说。那就不能说。
赵立把人分成两拨,一拨武功高强的,或熟悉山形的,由他带着,在华山找寻;剩下一拨就在华阴打听。几日下来,也没什么进展。直到华阴县衙转来李府书信,让他们回长安,赵立他们方知李瑶第二次采摘到“血灵子”,平安无虞,并且曾到郑县。郑县,那里离华阴还有一百多里。小姐怎么到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