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京府尹只好作罢,将宋长云和棠琬一起送去义庄。
到了义庄,棠琬才发现,召她来的人竟然是沈玉,他正站在义庄外与几个似乎是下属的人讲话,清癯的身影挺拔仿佛一棵青松。
“沈大人的官服似乎与之前所见之时不太相同?”棠琬敏锐地发现了沈玉与之前的不同。
“沈大人如今已从刑部郎中升了刑部侍郎。”宋长云道。
“沈大人果真好厉害,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升职了。”棠琬由衷地赞叹。
因沈玉的举荐她才获得了仵作的工作,也因沈玉现下的召见,她才能保住工作。
对于沈玉,她心中很是感激。
“刑部的几个官位本来就是沈家人囊中。”一旁跟过来的男鬼摇着扇子,不屑道,“如今刑部侍郎沈渊因病乞骸骨,沈玉自然会升任刑部侍郎。”
衙役将棠琬和宋长云带到了沈玉身边,两人恭敬地跪下行礼:“大人召我们前来所谓何事?”
“验尸吧。”沈玉侧身让出通向义庄大门的路。
前两具男尸宋长云和棠琬都已验过,死因都是被麻绳勒到窒息而亡,且两人脖子上麻绳的印痕都相同,身上也都布满了捆绑过后的痕迹。
第二具尸体是当朝太傅的重孙子,不过舞象之年,因课业之事与太傅发生争吵,被罚跪祠堂后趁家仆不注意,偷偷离家。
十日之后,他的尸体被人在暗巷中发现。
太傅的几个儿子、孙子在功名、诗书上都没有什么建树,只有这位重孙颇有天赋,小小年纪便以一手好诗名动云京。
太傅极为看重这这个重孙,他离家之后,太傅几乎发动所有关系四处寻他,还曾在市集张贴悬赏寻人的告示。
告示上面的画像由与太傅交好的宫廷画师所绘,与他的重孙十分神似,是以,尸体被百姓发现后很快便确认了身份——是太傅的重孙子闻人翊。
这次,棠琬和宋长云要验的是最新发现的第三具男尸,宋长云已经同其他仵作验过了几遍,死因、痕迹都与前两个相同,并无什么新发现。
且三人都是被勒死之后,半夜被扔到了暗巷中,因着宵禁之后的时辰,无人看到是谁抛的尸。
经过三法司和云京府衙这几日没日没夜的探查,这第三具男尸的身份也确认了下来,是大渝掌管铜矿的皇商之子——原谕。
他与闻人翊年岁相仿,同样天少就在诗书上展露过才华,甚至死前的经历也十分相似。
与父亲因考取功名之事吵架后,原谕以去沧州探望外祖母为名,离开了云京,却半路偷溜出去,不见踪影。
护送原谕的下人害怕被责罚,不敢禀报,私下寻找了多日无果。
原谕的父母兄弟却只当他已经回了沧州,直到沧州的舅父前来云京办事,他们才直到原谕已经丢了多日。
原府财力雄厚,花重金请了江湖人士寻找原谕,两日后便寻到了他的尸体。
现在只剩第一具男尸还未查明身份。
第三具男尸的身份确认之后,圣上愈加震怒,派了禁军彻夜在云京府中巡逻,效果显著,至今未发现第四具男尸。
棠琬与宋长云此次的验尸结果与之前上报的并无不同,沈玉很快挥退了宋长云,却让棠琬单独留下了。
沈玉亲和地让下属搬了把椅子过来,放在他的椅子对面,示意棠琬坐下后,才问道:“棠仵作,你可有什么见解?”
“草民只能看出这三个人的死都是同一人所为。”这是现在棠琬能得出的唯一结论。
她曾跟着宋长云去过发现第三具男尸的地方,虽然当时因为地位太低没有见到尸体,但是她在附近守了近一天也没有碰到男尸的魂魄。
“棠仵作难道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沈玉挥退了身边的几个下属,“你可以先告诉我,有确切的证据之前,我不会说出去。”
“沈大人为何如此笃定我能发现新的线索?”沈玉肯定的态度让棠琬很是疑惑。
沈玉沉思了片刻,道:“我总觉得棠仵作或许有特殊的能力……”
难道被他发现了自己能看到鬼魂?
虽然在她心中,沈玉是个证人君子,但棠琬并不打算将自己的秘密告诉他。
他毕竟是朝堂之人,不一定会相信神鬼之事。
而且,万一因为查案泄露出去,不但会招人非议,若被有人之心利用,还会为她和棠武带来灾祸。
棠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只听沈玉继续道:“棠仵作比常人更细心些,眼力也比他人好,而且……”
沈玉停顿下来,似在思索着什么,没有继续说下去。
“而且?”棠琬疑惑地追问。
沈玉捋了下胡子,对棠琬和蔼地笑了笑,“皎皎很信任你,时常在我面前夸赞你天资聪颖,端正良善。”
“原来是因为李夫人……”棠琬喃喃。
李三小姐下葬之后,李夫人也没有与棠琬断了联系,时常会差人送一些新鲜瓜果给她,时不时还会喊她到李府说说话。
她待李夫人就像对待好友的母亲,不过是偶尔陪她说说话,替早逝的友人尽一些微薄的孝心。
没想到李夫人竟会如此帮自己,棠琬既感动又内疚。
棠琬沉静在自己的情绪中,沈玉却突然板起脸,严肃道:“棠仵作,你说得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