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抱住妹妹,用力点头,“我知道!我知道!爹爹他……他尽力了……”
韦太妃看着眼前相拥哭泣的一对“兄妹”,再看看佛佑那渴求认同的眼神,百感交集,痛恨不肖子的同时,心中又生出一丝迟来的、近乎赎罪般的欣慰。她颤巍巍地向佛佑伸出手。郑太后亦双眼含泪,叹息道:“天幸佛祖佑有此孝心。钦宗皇帝……确是宅心仁厚之人。这孩子……”她看向韦太妃,郑重道:“妹妹若是不反对,哀家做主,今日便成全了佛祖佑这片孝心,将她过继至钦宗名下,以为嗣女,承钦宗香火!”
韦太妃含泪点头,握着赵佛佑的手更紧了些。赵湛更是没有任何异议。很快,一份由郑太后主持、韦太妃认同、赵湛附议,经由宗正寺正式誊写用印、并呈女皇御览允准的过继文书颁布下来:
“废康王女赵佛佑,秉性纯孝,念及先钦宗皇帝仁厚遗德,心慕向往,愿归钦宗一脉为嗣女,以尽孝道。太后、太妃怜其志,允其所请,帝敕准。着宗正寺录谱牒,改玉牒,自此,佛佑为钦宗皇帝嗣女,以承香火。”
尘埃落定。赵佛佑正式成为了宋钦宗赵桓之女。她被韦太妃紧搂在怀中,依偎在赵湛身边,郑太后慈爱地轻抚着她的头顶。这个在腥风血雨中艰难挣扎、差点被彻底碾碎的皇室幼苗,终于在残酷的枝干被砍伐之后,嫁接在了更为温暖敦厚的根系之上。尽管那些苦难的伤痕将伴随一生,但一个新的、充满希望的身份认同与亲情联结,正将她温柔包裹,如同废墟之上顽强滋生的新绿。
阳光彻底驱散了昨夜的血腥阴霾。巍峨的紫宸殿在昭武元年的朝阳下熠熠生辉。殿内,女皇赵福金正与宗泽、赵鼎等重臣,对着刚刚自会宁府运回的、象征天命所归的传国玉玺,商议着如何选定吉时,以最宏大的仪仗奉宝入太庙祭告天地宗社。新铸的“昭武通宝”钱样在御案上泛着金灿灿的光芒。
窗外春光明媚,万里长空如洗,一道磅礴壮丽的七彩虹霓,横跨于汴梁城东方的青冥之上,宛如一道昭示着新纪元的恢弘门扉。属于赵福金的、属于这个浴火重生的帝国的——“昭武时代”,正以无与伦比的威仪与光明,磅礴开启!血雨已霁,唯有那昭彰大道的阳光,照彻古今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