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结束的第一天,江烬拖着行李箱回到京川,直接打车回了公寓,简单收拾了一下,睡了个不算安稳的觉,第二天一早就回到了公司。
办公室里弥漫着浓重的“假期综合症”,有些人顶着黑眼圈,还没完全从假期的松弛状态调整过来,有些人坐在工位上发呆,目光呆滞地盯着屏幕,一副灵魂还没归位的模样。更有甚者,直接在茶水间泡了杯浓茶或咖啡,试图用咖啡因唤醒自己。
“哎,假期怎么这么短啊……” 坐在江烬隔壁的苏瑞趴在桌子上,嘴里叼着早餐的塑料袋,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
“确实,才放了三天而已,怎么感觉比周末还短。”对面的小李一边伸懒腰,一边敲击键盘,试图给自己找点工作的感觉。
江烬刚回到公司,工位上的笔记本还没打开,就被组长林娜喊去了会议室。
“江烬,假期过得怎么样?”林娜一边翻着手里的资料,一边随口问道。
“还行,回家了一趟。”江烬随意回答,等着她接下来的话。
林娜合上文件,正色道:“你刚回来,可能还没注意,公司最近有点动荡。”
“动荡?”江烬挑眉。
“年终奖四月初发,你知道的,很多人等到奖金到账就辞职了。这不,咱们组里已经有三个老员工递了申请。”林娜语气无奈。
江烬听完,倒是没太意外,互联网行业里这种情况很常见。
“那……然后呢?”他试探着问。
“然后啊,人手不够,又赶上了春季校园招聘,我们这边需要人帮忙面试。”林娜一脸理所当然地看着他,“你来当第一轮的技术面试官。”
江烬:“……”
他一脸不可置信地指了指自己:“我?面试官?”
林娜笑了:“怎么,不愿意?你不是都转正了吗?”
“是转正了,可我才多久啊……”江烬扶额,想想自己刚成为正式员工没多久,现在就要坐在面试官的位置上,心里多少有点不适应。
“别推辞,面个技术初筛而已,又不是让你决定最终去留。而且你这几个月表现不错,领导对你印象挺好,觉得你技术扎实,说不定以后还能往上走走。”林娜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也是锻炼的机会。”
“……”江烬沉默几秒,最终点了点头,“行吧,我试试。”
“好,那你准备一下,第一个面试的学生十分钟后就到会议室。”
江烬无奈地扶着额角:“这么快?”
“当然快啊,你以为你还有时间适应?”林娜笑着递给他一份简历,“快看看吧,待会儿别问得太随意。”
江烬接过简历,低头扫了一眼,页面上赫然写着——
姓名:陈思琪
学校:云西大学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江烬随意翻开简历,原本只是例行公事地扫了一眼,结果看到“云西大学”四个字时,动作微微一顿。
同校的?还是计算机专业的学妹?
他顿时感觉作为面试官的压力小了不少,嘴角甚至不自觉地勾起了一点弧度。
几分钟后,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他抬头,看到一个女孩探头探脑地往里面瞧,眼里带着些许好奇,见他望过来,立刻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
“学长好!”女孩笑得有些腼腆,嘴角边隐约能看到浅浅的酒窝。
“你好,请进。”江烬微微颔首,指了指对面的座位,“坐吧。”
女孩轻快地走到椅子前坐下,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桌面上,整个人看起来活泼又乖巧。江烬发现,她的笑容很有感染力,似乎看见她,心情都会变好几分。
“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江烬把简历放到桌上,调整了一下状态,正式进入面试流程。
“好的!”女孩坐直了些,声音清脆又带点元气,“我叫陈思琪,是云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今年七月毕业。在校期间参与了多个项目,也参加了一些算法和编程竞赛,平时对算法开发比较感兴趣……”
她的自我介绍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废话。江烬点点头,翻了翻简历上的内容,看到她的竞赛经历,挑了几个问:“你在校内拿过不少比赛奖项,比如这个算法竞赛,你能简单介绍一下你的解题思路吗?”
“嗯,这个比赛主要是……”陈思琪认真地回忆着,语速不快不慢,条理清晰,把自己当时的解题过程、遇到的问题和优化思路都讲了一遍。
江烬一边听,一边观察她的表达能力和逻辑,心里渐渐对她有了不错的评价。他又随意问了几个专业知识,发现她基本都能对答如流,回答得既准确又自信。
很快,技术面的部分结束了,江烬微微一笑,说道:“你表现得不错,这一轮通过了。”
“真的?!”陈思琪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兴奋地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但很快又坐回去,语气里透着抑制不住的开心,“谢谢学长!”
江烬失笑,心情也不自觉地轻松了几分,随口问道:“最近毕业设计做得怎么样?”
“啊,别提了!”她苦着脸叹气,“天天改论文改到怀疑人生。”
“这很正常,我当时也是被导师疯狂退回。”江烬随口安慰了一句。
“学长也这样吗?”她眨了眨眼睛,好奇地问,“你毕设是什么方向的?”
“深度学习相关的,主要是……”江烬简短地提了一句。
两人随意聊了几句家常,气氛比刚开始的时候更轻松了些,最后江烬看了眼时间,适时结束了对话:“行啦,今天就到这里,你等HR那边的通知吧。”
“好的,谢谢学长!”陈思琪站起身,朝他微微鞠了一躬,笑着挥了挥手,“希望以后能有机会一起工作!”
江烬点了点头,目送着她离开,嘴角隐约勾起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直到陈思琪走出会议室,江烬才意识到,她刚刚一直叫自己“学长”。
他皱了皱眉,自己似乎没提过自己是云西大学的吧?
她怎么知道的?
江烬随手拿起桌上的简历翻了一遍,上面确实没有显示她对自己有额外的了解。想了想,他觉得大概只是巧合,或者是对方的习惯性称呼,毕竟有些学妹面对年长的学长学姐都会这么喊。
算了,没必要深究。
他轻轻呼了口气,把简历放下,打开公司系统,把陈思琪的面试通过信息提交给HR,并附上了自己的评语。
【表现优秀,专业能力扎实,表达清晰,建议进入下一轮面试。】
信息发送成功后,江烬稍微活动了一下肩颈,扫了眼时间,准备迎接下一个面试者。
江烬在面试完今天的第四个候选人后,明显感觉到一丝疲态。长时间保持专注,与不同的人交谈,再一次次在脑海中评估对方的能力,让他的精力迅速被抽空。
他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心里不禁想着——这种和人打交道的工作,果然还是不适合自己。比起听着应聘者侃侃而谈,他还是更喜欢一个人待在工位上,慢慢地调试模型,看着数据在屏幕上变得清晰、有序,而不是现在这样,一次次地重复问题、评估答案。
办公室的灯光有些刺眼,他的眼神也渐渐涣散,整个人的状态仿佛一块电量不足的机器,随时都可能自动关机。
好在今天的面试任务终于结束了,他长舒了一口气,准备喝口水缓一缓,结果耳边就传来了林娜的声音:“江烬,别走啊,待会儿组会。”
他一愣,刚喝到嘴里的水差点没咽下去,表情一瞬间有些生无可恋:“……不是吧,今天还要开会?”
“你这话说得好像组会很稀有似的。”林娜挑眉,“这周本来就要开,赶在大家都还没下班的时候,简单总结一下项目进度,顺便讨论下接下来的安排。”
江烬默默放下水杯,心里叹了口气。
他看着电脑屏幕上的倒计时,离下班时间只剩四十分钟了。
可惜——他大概率是走不了准点下班了。
会议室里,空气里弥漫着咖啡和文件的气息,几位同事已经陆续落座,江烬拖着略显疲惫的步伐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手里转着笔,听着林娜开场。
“今天这次组会主要是围绕公司接下来的十年战略方针,重点讨论我们部门的优化方向。”林娜点开投影,第一页PPT上是“跨行业模型适配性提升”几个大字。
江烬瞥了一眼,眉头微微皱起,心里有种不妙的预感。
“公司决定不再局限于教育市场,希望未来的AI系统能够应用到更多行业,比如医疗、金融、智能制造等。因此,我们需要大幅调整和优化模型的鲁棒性,让它能够适应不同的行业背景和市场需求。”林娜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人,“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让模型具备更高的泛化能力,而不是只针对单一场景进行训练。”
“所以意思是,我们不仅要做行业定制化,还要保证泛化能力?这听上去就不简单。”有人低声嘀咕。
“是啊,跨行业的适配性要求太高了,不同行业的数据分布完全不一样,医疗、金融、制造这些行业的数据特点差别很大,怎么能让同一个模型在这些领域都表现良好?”另一位同事提出疑问。
江烬靠在椅背上,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转着笔,思索了几秒后开口:“如果要做跨行业的适配,我们得重新设计预训练策略,或者在不同领域的数据集上训练多个子模型,再做集成。否则单一模型的泛化能力再强,也很难同时适应多个行业。”
“但这样一来,计算资源的消耗也会增加不少吧?”旁边的同事接话道。
林娜点了点头:“所以公司会增加预算,支持我们调整底层架构,但具体怎么做,还得靠你们这些技术大拿来想办法。”
江烬微微叹了口气,果然——这不仅仅是优化模型,而是对整个架构的挑战。
“总之,大家这几天先各自整理一下方案,下周我们再细化方向。”林娜合上笔记本,“这次的任务不轻松,大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江烬揉了揉眉心,感觉自己的假期余额刚清零,疲惫值就又翻倍上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