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菠萝小说 > 古代食铺经营日常 > 第52章 结案

第52章 结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连两日,沈春蕙都没有等来宋临,不仅是他,就连张中南和谢端都没有出现过。他们三人像约定好了似的,齐齐消失了。

这日,早食刚过,她们坐在食铺里小歇片刻,谢端独自一人上门来了。

他带来案子的最新消息。

庞大昨日已被抓到,在距离燕京几十里远的陈县的一家酒肆里。

他以为逃出燕京便高枕无忧了,途中犯了酒瘾,便在陈县下了船,寻了一家隐蔽的酒肆胡吃海喝。

酒肆的老板娘刚好见过他的画像,认出了他是通缉犯,便遣了小二悄悄地去报官。

官兵来时,庞大已喝得酩酊大醉。

陈县县令连夜审问了庞大,快马加鞭送了口供进京。

口供中记述,庞大对胡庆让他装作“志怪”作怪,意图低价买下刘家铺子一事供认不韪。

至于胡庆为何这么做,他一概不知。

而对于杀了胡庆夫妇和老孙一事,他一直喊冤,说是胡庆和老孙先下的手,他们先是把他推入河中,想让他溺亡,那夜被他识破后,他们还想杀他灭口,他只是反击过重,致人死亡而已。

“庞大已经在押解回京的路上,下晌应该就到了。”谢端目光柔和地看着沈春宜,“等府伊审问过他,判了刑,这案子就算是结了。”

沈春宜问道:“这种情况,庞大怎么判?”

谢端沉吟道:“庞大连杀三人,案情重大,根据大燕律例,当判斩立决。”

一桩小小的案子,竟扯出了四条人命,沈春宜默然。

谢端看出她的难受,轻声道:“胡庆和老孙本就有草菅人命之举,并不无辜,举起屠刀者,就该有被反杀的觉悟,这事你们才是无辜受害者,不该有心里负担。”

沈春宜低声道:“我只是觉得一间小小的铺子,区区一千多两而已,竟然葬送了四条人命,贪欲啊,真是可怕。”

悲哀之余,沈春宜也觉得他们罪有应得。

同时也不厚道地松了一口气,庞大被抓捕归案,幕后的之人已死,一直悬在脑袋上的利刃已被拿下,她们终于可以安心开店了。

沈春蕙感激地道:“谢大郎君特意来告知,我们都不知该怎么感谢你才好。”

她给沈春宜使了个眼色,让她先不要再提归还发簪之事。

沈春宜摇了摇头,直接开口道:“蕙姐儿你先去忙,我跟谢大郎君单独说几句话。”

说完,看向谢端,“你随我来。”

谢端看了她一眼,起身跟她一起来到后院。

桂花树下,沈春宜对他说了一句“你在这里等我一下。”便匆匆进了屋,没一会儿,手里拿着那只虞美人发簪出来了。

她快步走到谢端面前,把发簪递过去,看着他的眼睛道:“太贵重了,我不能要,你拿回去吧。”

谢端深深地看着她:“如果我不收,你要怎么办。”

沈春宜认真地想了一下:扔掉?她舍不得,毕竟这是一大笔钱。留着带?她也不会,那就只能束之高阁,让它渐渐地失去光泽,慢慢地腐朽。

这么好的绒花,不该落到这样的结局。

“卖掉,我会把它卖掉。”沈春宜眼神坚定地道。

谢端眉眼柔和地笑了:“卖了也好,能换一笔银子,让你有一刻的欢愉,就够了。”

没想到他是这样的回答,沈春宜愣住了。

谢端上前两步,接过她手里的发簪,轻轻地把它插进了她的发间。沈春宜下意识地想躲开,却被他按住了头,“别动。”他语气很轻很轻,像情人在耳边的轻声呢喃。

沈春宜心跳一顿,热意渐渐地爬上了脸庞。

插好发簪,谢端后退一步,低下头,目光细细地描绘她的脸庞。

沈春宜被看得涨红了脸,伸手就要把它拆下来,却被谢端握住了她的手腕。

“我来。”谢端另一只手绕过她的头顶,捏着发簪轻轻地把它取了下来,塞到她的手里,低头凝视着她眼睛:“我还有事要忙,先走了。至于发簪,你留着带也好,卖掉也好,都依你。”

他转身就走,不给沈春宜任何反驳的余地。

沈春宜捏着发簪,手指渐渐收紧。

沈春蕙进来就见她这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打趣道:“他不肯收啊,那我帮你把它送到门房那里去算了。”

“也行,你去吧。”沈春宜干脆利落地把发簪往她手里一塞,转身就走。

沈春蕙傻眼了,低头看了一眼发簪,抬起头朝她的背影喊道:“你认真的吗?那我真去了。”

沈春宜头也不回:“去吧,早去早回。”

沈春蕙只好认命:“那我现在就去了哦。”

她走了没多久,就又回来了,手里还拿着那支发簪。

她把发簪轻轻地往沈春宜面前一放,咬牙道:“王叔宁死不收,还说收了谢端会怪罪于他,让我别为难他。”叹了一口气,又道,“看来你这发簪现在送不回去了,暂且收着吧,下次再找机会。”

沈春宜垂眸看着发簪,不说话。

沈春蕙托着腮道:“其实谢端这人还挺好的,长得好,出手也大方,可惜就是门第太高了。”她语气惋惜,片刻后又道,“要不你去试探一下他,说你想一直开食铺。”

“有空了再说吧。”沈春宜回了一句,拿起发簪进屋去了。

沈春蕙看着她的背影,拧眉叹道:“门当户对啊门当户对,难道门不当户不对就一定不行?”

也不一定吧。她心里忽然闪过这样的一句话。

燕京府伊办案神速,庞大一到燕京,就立即开堂审案,当场判了斩立决。

次日午时,庞大便被送上了断头台。

“志怪”作祟一案尘埃落定,刘三娘再一次来到了食铺。

与上一次的轻松愉悦不同,这一次她神情落寞,眼睛周围还有红肿未消,显然是方才哭过,可见胡庆意图谋夺食铺这事对她打击不小。

“让你们见笑了。”刘三娘勉强地笑道。

沈春蕙倒了杯茶递到她跟前:“你先吃口茶。”

刘三娘端起茶吃了一口,语气沉缓地道:“这间铺子,我要卖掉了。”

“这是为何?”沈春蕙惊讶万分。

刘三娘长叹了一口气,缓缓说起那些尘封的前尘往事。

原来刘三娘阿爹刘荣和阿娘吴二娘自小青梅竹马,婚后夫妻恩爱和睦,生活美满,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两人迟迟怀不上孩子。

后来,他们年纪越发大了,也不指望有自己的亲生孩子了,便商量去慈幼局抱养一个男孩。

不想没过多久,刘荣的好友胡生夫妻意外亡故,留下一个七岁孩子,就是胡庆。

夫妻两人便商量把胡庆养在身边当作亲生儿子,教他祖传厨艺,等两人百年之后,家里的房产铺子通通都留给他。

然而在胡庆十二岁那年,吴二娘竟然有孕了。

次年,刘三娘呱呱坠地。

吴二娘生产时损伤了身体,没过两年便撒手去了。

刘荣整日忙于食铺生意,少有空闲时候,刘三娘幼时,多是胡庆照顾她。

那时,刘三娘就是胡庆身后的一条小尾巴,胡庆走到哪,她就跟到哪,人人都夸她们兄妹感情好,胡庆是一个好哥哥。

后来,胡庆成亲,刘荣花了半辈子的积蓄,给他买了一间屋子,也就是如今的胡宅。

胡庆厨艺天赋不错,菜做得越来越好,成了食铺里独当一面的大厨。

而刘三娘没什么厨艺天赋,只能算算账。

后来,刘三娘成亲生女,丈夫去世,成了寡妇。

一个是没有手艺且寡妇的亲生女儿,一个是厨艺不错且能独自谋生的养子,刘荣不忍让女儿外孙女以后生活穷困,临终前把食铺留给了刘三娘,而他这些年存下来的积蓄则一人一半。

弥留之际,他不舍地拉着两兄妹的手,让她们互相照顾,彼此扶持,把刘家食铺好好地开下去。

因此,刘三娘一直不肯卖掉食铺,也不曾怀疑过胡庆。

听到他被杀害之时,她肝胆俱裂,悲痛不已,怨好人没好报。

再到今日听到真相,她不可置信,惊愕又伤心,不知该怪胡庆太贪心,还是怪自己太过愚笨,竟没有早一日看出他的意图。

刘三娘捂着脸流泪:“他早该跟我说的,他想要食铺,我给他就是了,何苦去做这样的局,反倒白白丢了性命。”

沈春蕙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安慰她才好。

沈春宜给她递了一条帕子。

刘三娘擦了泪,朝她感激地笑了笑,带着鼻音道:“多谢了,铺子你们要不要买?要就卖给你们。”

沈春蕙和沈春宜对视一眼。沈春宜道:“不知要价几何?”

“一千五百贯。”刘三娘道。

沈春蕙问:“当真?”

这间铺子,市价是一千八百贯左右,卖一千五百贯,便宜得不能再便宜了。

刘三娘满脸苦涩地点头:“当真!以前,我想留个念想,不愿意卖铺子,但现在,我看到它都觉得膈应得很。我阿爹生前最想要看到我们兄妹和睦了,如果让他知道我们兄妹因这铺子不和,大哥还因此丢了性命,他定要一把火烧了这铺子,一了百了的。”

她又道:“你们厨艺好,定能把铺子经营得红红火火,我阿爹如果有在天之灵,看到了也肯定欣慰。”

沈春蕙心动不已,犹豫道:“我们没有这么多银子,三娘可否宽限我们几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