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而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又近年末了。这是唐风母女来大隋过的第二个新年,虽然大兴与巴郡风俗习惯稍有不同,但大致也是差不多的,只是今年家里越发热闹,往来人情也多了起来。尽管唐风将诸事都丢给了玲珑和巴诚等人去操持,但很多时候唐风也不得不亲自出面料理,尤其是进了腊月之后,里里外外忙得如陀螺一般。
首先,唐风安排了一名弟子带队将蒋飞精心准备的年节礼送到他家里去,随礼物一起送去的还有两兄弟的画像和蒋飞的亲笔书信。两兄弟的画像是蒋飞特意去求高先生画的,高先生出手自是不凡,唯有传神二字可以形容。在这之前唐风一直觉得中国画重写意,可人物肖像却不如西洋画派那样写实,能让人觉得像照相一样。结果现实啪啪打脸,画像上的两兄弟不但神态活灵活现,颇具生活气息,而且眉眼五官也刻画得相当细致,如见本人一般。蒋羽已经快一周岁,能够跌跌撞撞的走几步了,画中蒋飞正拿着一个拨浪鼓,引着弟弟向他走去,看上去很有爱、很温馨,相信蒋飞的家人看到这幅画像定然是觉得欣慰的。
唐风给有名道观的礼物是一卷帛书,此书乃是尹喜亲笔手书《关尹子》九卷,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空间是这么备注的。此礼物唐风打算让巴诚的族叔、如今末支弟子的掌脉青叶道人亲自捧了送去,众道得知礼物为何后,心痛得拼命阻拦,并齐心合力地劝说唐风另换一物。唐风没好气地看着他们:“瞧你们这点儿出息,此书我虽不多,十卷八卷还是有的,谁著了书以后不抄上许多送人啊,放心吧,少不了自家的。”
众道听闻转悲为喜,高高兴兴的各自领了事务去忙了,仿佛先前痛哭流涕地舍不得送书之人与他们毫不相干似的。
吕家和谢家各自带着商队赶在年前回来了,新组建的商队去开拓商路,家中也没指望第一趟就有进益,商队倒也争气,虽没赚个盆满钵满,但却把路子给趟了出来,还给家里带回来了不少稀奇的东西。
厨房从进腊月起就开始忙,庄子里让庄户们养的鸡、鹅、猪、羊等都收购了上来,仆人们按去年过年前的程序,有条不紊的处理起来。不过大兴这边的人更喜食羊肉,嫌弃猪肉,买幼崽的时候就是羊多猪少,以至于厨房原本计划做的腊肉香肠原料不足,不得不又去集市上收了些野猪肉回来。要说市面上是否有豢养的猪杀来卖,那肯定是有的,只是唐风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些资料,说是此时大多的猪养在厕下,连同屎尿都是用来喂猪的,所以这个时候的人嫌弃猪肉。也不知道是否真是这样,想想就觉得恶心,还不如野猪吃得干净呢。
羊肉很多,唐风和几个孩子却不太喜欢吃,家里虽然人也不少,但是供还是远大于求。鉴于此,唐风手一挥,将羊肉作为人情送了一些出去,高先生、吕家和谢家,以及各位道爷的家中都送了。什么?你说出家人要忌荤腥?别说咱家弟子不忌羊肉,就算是他们忌口,家里还有其他俗人呢,难道他们的家眷过年都不吃荤腥?当然,还有各匠户以及家中供奉一家都没有少,全部都送到了。
尽管如此,这送出去的仍然是九牛一毛,剩下的还有很多,真是愁死人了。仆人们选出最好的种羊、母羊留了下来,余下的杀也不是,养又没地方养,眼看腊月都快完了,只得呈报上去,让夫人定夺。不多久,唐风传话下去,让仆人们把羊全杀了便是,给庄子里的佃户每户分一个大后腿,再给山上建祠堂的工人每人发几斤羊肉回家过年,剩下的全部做成肉脯,管事的特意交代:要分出一半来,多加些辣椒和花椒,做成麻辣味的,另一半做成五香、孜然等味的肉铺。
没过几天,庄子上来报说庄子里的佃户深感主家恩德,让他们能过上一个富裕年,可他们也发愁赐下的羊肉太多,一时没吃完剩下的该怎么保存。唐风听了又是好笑又是心酸,她知道所谓的肉太多无非是佃户们舍不得过年就把它吃完,想省下一些将来过节或者家中有喜事的时候再吃,可放久了又怕羊肉坏掉罢了。于是唐风吩咐厨房将肉脯的做法教给庄子里的佃户,并将做肉脯所需的辣椒、花椒、盐和料酒等以每斤肉为单位按比例配好,照着佃户们报上来的需求量发下去,让他们也把没吃完的羊肉做成肉铺,便于保存。
关于分发羊肉这波福利就连家里伺候的仆人们也没落下,每人半斤肉脯,可把他们美死了,有家人的赶紧到处找人给家里带回去,让家里过年的时候也多些吃食。这么一通弄下来,羊肉的问题总算是解决了,剩下的供姜家上下过年用完全绰绰有余。
家禽也同样准备好了,仆人们留下生蛋勤快的母鸡和几只特别雄壮的公鸡,其余的早就杀好了,有抹了酱料做成风鸡的,有用配好的汤汁煮了做成卤味的,有白切的,有熬汤的。婉嫣让人精心挑选了好些嫩嫩的小公鸡,用佐料腌制好后,外面用荷叶包好,再裹上泥,放在灶灰里埋了,用余火慢慢的煨烤,并告诉众仆人说这是“叫花鸡”,做好以后她特地选了几只比较肥美的给高先生送了去。高先生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什么珍馐美味没吃过?唯独没吃过这“叫花鸡”,吃了以后觉得甚是美味并大加赞赏,直接要了方子,说是他也想学学。只是这大冬天的新鲜荷叶可不好找,先生要想自己做的话怕是要等到明年夏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