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准备妥当之后,一行人又出发了,接到了目标人物就不用算着时间前进,想快就快,想慢就慢,高兴怎么走就怎么走。
谢十三一个人占据一个舒适的马车,方便养伤,姜源则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唐风的马车上,跟哥哥(蒋飞)、姐姐(婉嫣)、弟弟(唐风还没想好给他取什么名字,所以暂时叫他蒋二)玩得很开心(蒋二说:明明就是你们拿我当玩具玩),有时也去谢十三那里看看他亲爱的十三叔,恢复了小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孩子一多就闹得慌,唐风干脆换了一身男装,骑着在汉中买的骏马,跟在自己的车旁,顺便练练在现代社会没机会练习的马技。
到了晚上,一行人依旧找了一处比较平坦且宽阔的地方扎营,仆人们一阵忙活让大家用了晚餐后,照惯例开始了“夜校”的学习。因为队伍里增加了几个小孩子,唐风决定亲自参与教学,这一晚继续学习《千字文》。
为了加深大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唐风首先介绍了《千字文》:“《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为了教诸王书法,命大臣殷铁石从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挑选并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用一张纸做成拓片,再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让博学的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成有内容的四言韵文。……”
虽然唐风规定府里上上下下的人都要参与学习,但其实对每个人的要求是不同的,仆人们主要是以认字为主,稍微讲解一下,知道大致的意思就够了,并不需要学的太细致;而要求三个小家伙学的内容就要深入得多,不过他们要么是天资聪慧如蒋飞,要么是有坚实的基础如婉嫣,要么是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特别充裕如姜源,所以学习的进度比仆人们快了很多。
简单地介绍了《千字文》后,唐风开始用古语雅音诵读了前面学过的部分,她读一句大家也跟着读一句,家主亲自教学,连婆子们都不敢偷懒,学习态度和氛围异常地好。
刚一下课,蒋飞便要抢着干活,唐风阻止了他,还温和地对他说:“我并不缺听话干活的人,我收留你们哥儿俩,是因为你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想把你培养成为像玲珑那样能帮助我和孩子们的人,所以你现在应该尽量多花时间在学业上,我也会把我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你,包括武功,但是你要答应我,将来要保护好婉嫣和源儿,尤其是源儿。”
蒋飞听完唐风的话,立刻双膝跪下,竖起三根指头,指天起誓,承诺会拼尽全力去保护婉嫣和源儿,接着给唐风磕了三个响头,认了师傅,从此蒋飞便开始了枯燥的求学和“苦逼”的带娃生涯。
娃可不是那么好带的,尤其是伪小孩婉嫣,那叫一个傲娇啊!蒋飞哄着婉嫣让她叫哥哥,婉嫣开始是抗拒的,觉得自己一个十几岁的“大人”,叫蒋飞这个小屁孩作哥哥,太没道理了。不过蒋飞也有办法,百般哄骗,千般讨好,又兼唐风私底下笑她:“你才十几岁,人家大你一千多岁好不好,给你当哥那是便宜你了。”一语惊醒梦中人,唐大小姐这才反应过来,别说蒋飞,就是现在叫姜源的这个弟弟,甚至还在吃奶的蒋二都是老祖宗级别的人物,那……叫个哥好像也不吃亏。再说就目前而言,蒋飞毕竟要大一点,还是山里娃,父亲又是猎人,掌握的实操技能那是有些成年人都没法比的,在途中休息的时候就带着两个弟弟妹妹抓蚯蚓去钓鱼,小河边搬螃蟹、捉虾子,用草叶子编小动物,用树叶吹出各种鸟叫声……,虽然哄小孩的这些技能都是最基础的,但已经把两个小家伙都哄得服服帖帖的了。可怜的城里娃婉嫣从来都没玩过这些,在现代的时候就是上学、上补习班,来到这个时代才有了一些童年的乐趣,索性当自己真的只有五六岁,慢慢地也开始跟着姜源叫飞哥了。
不几日车队便到了大兴,巴诚已经接到消息在安化门外迎接,进了安化门就算是进了大兴城。
大兴城不愧是都城,连入城费都要交得比其他地方多些,检查也更仔细些。虽然马车数量更多的车队一大把,但造型这么独特的马车却是第一次见,也许是见着车队的排场,兵丁们也摸不清车队有没有过硬的后台,毕竟这里别的不多,达官显贵比比皆是,一不小心就容易得罪贵人,眼前的车队虽不大起眼,但也非一般的商贾贱民可比,因此倒也没有人来故意找事儿。前来迎接的巴诚在给过入城费后,“隐秘”的抓了两大把制钱,请兵丁们吃些茶水,拿到小费的兵丁们很高兴巴诚的上道,加快了检查,并将城门前的行人驱到一边,以便马车入城。
进了城门,马车又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到了位于大通坊的新家。新家在大兴城西南方的大通坊,离着安化门只隔了一个坊区,算是非常靠城边了,离着东西市都远,因此价格才这么便宜,也比较容易买得到。秉着低调的原则,新家的大门是很普通的如意门,门开东南角,按后天八卦,北为坎,东南为巽,故宅门的此种布局称坎宅巽门,从风水来讲是吉利的。实际上,宅门不设在中轴线上,使得从宅外进入必先通过一个小小过院,有利于保持私密性和增加空间变化,门楣上没有匾额,只在大门的一边挂了一个木牌,上书“姜宅”。
大门口守着两个小厮,见巴诚带着车队来了,忙将大门打开,迎接主人的到来。待唐风几人下车进门后,其中一个小厮引着车队从角门进入。
蒋飞跟在唐风身后,手里一边牵着婉嫣,一边牵着姜源,这两个居然也老老实实的让他牵着。尤其是婉嫣,人家可自诩是大姑娘了,居然就这么让蒋飞牵着也是一件奇事。
进门后迎面是镶砌在山墙上的座山影壁,影壁上雕刻着由各种吉祥图案组成的福字,而向西通过屏门便到了外院。
外院的倒座房目前是仆役们的集体宿舍,是一溜排着的大通铺,东面分别是外厨房、浴室、厕所。西面原本是打通了的三间房,是原屋主的账房所在,如今夹了一间出来作巴诚的住处,另两间还空着。
唐风吩咐仆人收拾一间出来给谢十三住,另一间准备留给私塾先生。这几个小东西可不能敞放,还是要根据这个时代的节奏继续接受系统的教育。
沿着池塘边的抄手游廊走了盏茶的功夫,便来到了正堂。正堂还是按目前的主流风格打造的,家具也基本是沿用的旧主留下来的家具,只是打磨后重新漆了一遍。
穿过正堂,走过一个小小的四方院便是主屋,主屋的东西两侧各通向一个小院,分别是给两个小主子预备的。不过现在两个小主子年纪还小,只能跟着住在主屋里,所以小院实际上是空着的。唐风吩咐把蒋飞哥俩先暂时安排在西院住下,所有的衣食住行都按照两个小主子的份例拨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