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亲王沉默许久。
若是说小浮隐藏自己的坤泽身份,待在皇太女东筱宁身边,是为了借机帮助家族平反,这故事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可是现在,小浮直接怀上了皇太女东筱宁的孩子,事情就完全变了味。别的不说,单单只是这个孩子的存在,就足以改变多少人的命运!
众所周知,从如今的皇帝到皇太女东筱宁,已经在事实上形成一脉单传的局面。如果小浮再生下一个乾元,出于稳固皇权、宣示后继有人的考虑,皇帝恐怕也会正式给与她皇太女妃的身份。
但是,这个孩子真的能生下来吗?
思绪收回,康宁亲王还是不知该说什么好,她甚至觉得自己已经完全不懂小浮的想法,这种感觉令人难受。
小浮就像是看穿了康宁亲王的想法,她缓缓开口说道:“我对她的喜欢是真的,想要为家族平反也是真的,唯有这孩子是个意外。这段时间我也想了很多,是这孩子的到来告诉我,犹豫是没有结果的。所以,我决定豁出去了。”
康宁亲王从小浮眼中看到了赴死的决心,还有不明的情愫。她知道,无论今天作出什么样的决定,都无法阻止小浮。
“这件事,从长计议吧。”
“我有一个计划,亲王殿下是否愿意听一听?”
“你说。”
……
东筱宁坐在榻上,身上盖着薄薄的毯子,或许是因为连续的中毒受伤,她的身体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害,因此格外怕冷。
这大大增添了虚弱感,因此东筱宁三天两头告假,不去上课。那群东宫的讲官们都是上了年纪性格又古板的老学究,对此异常愤怒,甚至还有直接表示要辞职不干的。
东筱宁不在乎,她这段时间的经历充分说明了,有些东西就是投胎的时候自带的。投胎的时候都没有的东西,以后还想要,那可就难了。
躺平精神在此时继续发挥作用。
或许是东筱宁这样的反应超乎了以往朝臣们对她的印象,并且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了前段时间“性情大变”这个说法,反倒是带来了令人意外的效果。
有表示同情的,也有表示期待的,上杆子拍马屁的,永远都不想落在人后。
东筱宁一开始也不想见外面的人,可是没有小浮在身边,她总觉得像是少了点什么。于是,再有人过来奉承的时候,只要嘴脸不是那么难看,她倒是乐于去听那些好听的话。
此时,在她面前说说笑笑的是修城公主和驸马季昭持的女儿季霖昀。
修城公主女儿很多,都姓季。当年,太上皇和皇帝争权,季氏算是很风光的。季氏直系旁系很多女孩,原身都见过,也有议婚的对象。如今,东筱宁成为皇太女,而季霖昀这个坤泽算是季氏推出来的皇太女妃人选。
或许是这几年失去权力,受到明氏一族打压太厉害,季氏对于此事还算小心谨慎,并没有像是明氏一族那样明目张胆地对皇帝和明皇后进行游说。
东筱宁看着季霖昀,也觉得还好。当然,这个“还好”不是要跟人家过日子的意思,只是觉得看的顺眼,可以聊几句罢了。
“总是待在宫里,没什么意思。听说姑母家的园子重新修缮,很有看头,我们一起去看看怎么样?”
“殿下驾临,自然是蓬荜生辉。”
季霖昀求之不得,哪里会拒绝呢?
就在东筱宁想着什么时候出发的时候,有宫人过来传话,说是皇帝召见。她便叫季霖昀回去准备准备,这两天一定过去。
“是,殿下。”
季霖昀一边领命,一边注视着东筱宁离去,直到对方完全消失在视野之中,这才起身。
而东筱宁到了御书房,只见皇帝一个人坐在那里,并无旁人在场,心里咯噔一下,规规矩矩地拜见,随后便侍立一旁。
“别站着,坐下。”皇帝示意她身边的位置。
“谢陛下。”东筱宁也不客气,直接坐下,又接过皇帝递过来的薄毯盖在身上。
“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谢陛下。”
东筱宁也不起身致谢,只是仍然坐着,伸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觉得味道不错,随后便放下了。
“那位韩神医,我把她留在宫里。你这身子,还需她多多照顾才行。”皇帝眼里露出一丝心疼,谁都知道,年纪轻轻如此怕冷,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东宫的讲官跟我抱怨,说你三天两头请假,是怠慢的意思。我说不是,皇太女大病初愈,学业是其次,关键是保重身体。这江山社稷的重担,病弱之躯,要如何承受?”
“陛下是希望,我早点生个孩子?”
东筱宁直接抓住皇帝话里的某个点,由此展开新的话题。在她眼中,皇帝和明皇后的做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无非就是哪一个更温和,哪一个更激进罢了。
“皇太女早日成家,是为了安定天下人心。自然,诞下继承人也是为了安定人心。”皇帝并不回避这个问题,“总是要有这一天的,如今,这么多贵女任你挑选,你可以不用管旁人的意见,选一个喜欢的。”
“我喜欢小浮。”
“她只是个中庸,不能生育,做不了皇太女妃。你要是在喜欢,把人找回来,放在身边也就是了。”
“我要小浮做我的妻子。”
东筱宁一副故意跟皇帝置气的样子,她说的是真心话。很多人都会说如果是我就怎么样怎么样,可真正轮到你的时候,有些事情不是那么容易放下的。
那口气,也不那么容易咽下。
皇帝倒是并没有因为东筱宁的不合作态度而暴怒,只是叹了口气,说:“你是我四个孩子当中,最小的一个。作为乾元,并没有按照继承人的样子培养。但这性子嘛,倒是有点像,看来还得是我亲自教导。”
东筱宁望着皇帝那慈祥的面色,能看到眼底隐藏的忧愁,甚至连某些层面的喜悦也是真的。这位集权于一身、高高在上的皇帝,此时倒是有一点为人母的样子。
“你不用管那些讲官的话,礼法是把刀,刀只有握在自己手里,对准别人的道理。就如同所有的规矩,你是制定规矩的人,你可以要求所有人都守着规矩,但这规矩不能碍着你的事。”
皇帝就这么轻飘飘地对东筱宁说了这样一番话,所谓“帝王教育”,至少是这位皇帝所认为的帝王教育,此时已经开始。
东筱宁上辈子见识过数不清的理论,甚至是针锋相对的那种。那个时候她就发现,人其实很难分得清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但是人基本上能够一眼看出来,什么是喜欢的,什么是不喜欢的,这几乎是一种本能。
显然,东筱宁不喜欢皇帝现在的说辞。
凌驾于一切之上,不受任何制约,那是封建皇权的巅峰。国家与个人的命运,生死荣辱,全都系于一人之身。
东筱宁一贯是带着审视的目光遥遥观看,从没想到她会有如此接近、甚至可能成为想象中讨厌的那个人的一天。
皇帝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规则是用来约束普通人的。皇帝,从来就应该是玩弄规则的好手。她并没有要教给东筱宁“君舟民水”“民贵君轻”之类的道理,也不知道这是原书世界自然衍生的问题,还是原书作者个人素养不够造成的后果。
总之,东筱宁听了很不舒服。
她还是不能将自己带入统治者角色,而且,这也不是她理想中的那种统治者。
对于东筱宁的沉默,皇帝看在眼里,接着又说道:“偌大的国家,大事小事不知有多少,你只有一个人,哪里能管得过来呢?所以,只能抓大放小,把人给管住了。朝堂之上,不要急着做决定,听听大臣们的看法,可以支持人多的一方。那样一来,做对了,你自然是英明的。错了,这么多人要担责任呢。”
这话总结起来,就是抓住人事任免权和最高裁决权。皇帝不要把自己当成孤家寡人,而是要把自己当成官僚集团的一部分。
东筱宁还是不喜欢,这次谈话令她心中郁闷,见皇帝没什么要说的了,她便告辞出来。
当天下午,修城公主府邸。
东筱宁在一众人的簇拥下,游览这位姑母的宅院,主要是花园部分。虽然没有畅漪园那种皇家园林的规模,在这寸土寸金的京城能隔开这样的园子,还是非常难得的。
“不错,山是山,水是水,人的心情也跟着舒畅了。”东筱宁夸赞着,脸上也多了笑容。
“殿下喜欢,可以常来玩。”修城公主在一旁说道,她这恭敬的姿态,完全不像是一个长辈。
“嗯。”东筱宁随便应了一句,此时的确有这个想法。
入夜,公主府邸准备了晚宴。席间,歌姬献唱,舞姬献舞,还有精心挑选的贵女坤泽齐刷刷跪在地上,看着东筱宁的眼神,敬畏之中又充满了期待。
东筱宁初时不解,转念一想,连同原书某些设定都出现在脑海中。
其实在原书中,次一级权贵之家和小门小户没有那么多讲究,无论是乾元还是坤泽都可以继承家业,中庸也是一个家族非常重要的一员。可孩子嘛,是从坤泽肚子里出来的。
一些只有坤泽作为继承人的家庭,为了避免家族被外姓吞并,往往会要求乾元到自己家居住。可是乾元数量也很有限,在此种情形之下,又出现了新的解决方案。
就是坤泽跟某个乾元临时结成伴侣,待生下继承人之后再解除关系,彼此两不相欠。
如果乾元来自高门大族,这意味着得到了贵族血统,生下来的继承人也能光耀门楣。此时的东筱宁作为乾元,在这些贵女坤泽面前,无疑是承担了这样的角色。
由于东筱宁的坤泽会成为皇太女妃,这些人未必敢打这个主意,所以就退而求其次。
想到这里,东筱宁哑然失笑。
“退下。”
她语气冷冰冰,眼神也有点吓人。
修城公主见状,连忙挥挥手,令那些坤泽离开。
这时候,有人来报,说康宁亲王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