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菠萝小说 > 借你一缕光 > 第30章 创业

第30章 创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认识邵景周时,是在我来重都的第三年,那年因邵婷婷的离开,我整日消沉,俞艳很担心我,便常常拉着我出去散心。

包思齐也总是从江饶赶来见俞艳,虽然俞艳总说他们这样是在“浪费时间”,但谁都能看出,他们之间的感情一点也没变。

有次,包思齐又来看俞艳,我们几个朋友约着小聚,就是在这次聚会上,包思齐带来了他的朋友,邵景周。

他给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好看,是那种让人过目难忘的长相,眼角缀着一颗泪痣,笑起来时尤其动人,嗓音温润好听,只是话很少,整晚大多时候都在安静地听我们说话。

包思齐说邵景周是他在重都的好兄弟,家里经营工厂,原本邵景周约了他单独吃饭叙旧的,但碰巧又答应了俞艳和我们聚餐,索性就把邵景周也一起叫来了。

俞艳和邵景周也很熟,和他聊了两句后,突然拍了拍我,对邵景周说:“你身边有优秀的单身男生吗?给我朋友介绍介绍。”

我连忙摆手:“不用了不用了,我不需要。”

那时候我满心满眼都是江亦,旁人再好也入不了心。我的心很小,小到只容得下他一个人的身影,明知他已经有女朋友了,可那些与他有关的记忆就像生了根,怎么也拔不掉。我总在深夜问自己,忘记一个人究竟需要多久呢?他们总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三个月就能冲淡思念,可已经三年了,我怎么就是忘不了他呢?

俞艳挑眉:“不需要?该不会是有喜欢的人了吧?”

“没有。”我解释道,“就是还没考虑谈恋爱的事。”

“那是因为你还没遇到对的人。”俞艳不以为然地说,“等遇到了,哪还管什么考虑不考虑的!让景周给你介绍,他认识的可都是大帅哥!”

一旁的包思齐给俞艳夹菜,眼神温柔地看着她:“比如我这样的是不是?当初你不是说就看中我长得帅才答应和我交往的吗?”

俞艳故意撇撇嘴:“你啊……也就勉强及格吧。”

我看着他们两个人,那旁若无人的幸福模样,着实令人欣羡。包思齐虽然回老家江饶工作,却雷打不动地每周往返。从江饶到重都四个小时车程,他总在周五下班后星夜兼程赶来,又在周一凌晨披着晨露返程。

朋友们常打趣包思齐:“这么来回奔波不累吗?”无论风雨,他的行程从未间断,大家都说他们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每每这时,俞艳总是笑着辩解:“也不知道周周都来干嘛,我让他别来这么勤,他还不听!”

俞艳一次都没有去过江饶看过包思齐,一次都没有。

包思齐只是温柔地望着俞艳,眼底藏着些许无奈:“我得来,要是不来,她该不要我了。”这话里藏着多少未言明的爱意,我们都不忍深问。

我不知道包思齐回去后是如何说服父母的,俞艳从来未提及过,我也没有问过。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总觉得邵景周一直在看我,他坐在我斜对面,每当我抬头说话或夹菜时,余光总能瞥见他的视线落在我这边。

可等我真正望过去时,他却总是恰好转向别处。我想大概是我太敏感了吧,今天才第一次见面,人家怎么可能一直盯着我看。

聚餐结束时才发现下雨了,重都的雨水很多,小时候我最喜欢雨天,窝在屋檐下听雨声淅沥,觉得有种说不出的浪漫治愈,毕竟泉京很少下雨。可自从来到重都,渐渐就讨厌起来了,尤其是梅雨季,连绵不断的雨能让衣服晾一个星期都干不透。

在饭店门口道别时,俞艳说包思齐叫了代驾,先送我回家,我正要婉拒,站在一旁的邵景周突然开口:“我顺路,我送吧。”他看着我,语气很自然,“省得你们绕远路了。”

邵景周也喝了酒,同样叫了代驾,上车时,我本以为他会坐副驾驶,便径直去开后座的门,没想到我们几乎同时拉开了后座两侧的门。他开左边,我开右边。

我愣了一下,目光在空着的副驾驶和已经坐好的代驾之间游移。

“你不坐前面吗?”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这是人家的车,想坐哪儿不都是他的自由?

“哦,喝了酒有点晕,坐后面舒服些。”邵景周解释完,又补了一句,“你也坐后面吧,看你也没少喝。”

我点点头,在他身旁坐下。跟代驾报完地址后,车子缓缓启动。

车厢里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沉默,安静地让人动一下都觉得尴尬,我看着手机,坐姿换了又换,晕的我有种想吐的感觉,最终只能将视线投向窗外。

我比较社恐,特别是和不熟的人在一起时,我会觉得如坐针毡。看着雨水在玻璃上蜿蜒成透明的溪流,模糊了外面的世界。

忽然在朦胧的车窗倒影里,我瞥见了邵景周的目光,专注而灼热的看着我。

我猛地一愣,他是在看我吗?应该是在看窗外的风景吧……他那边也有窗户,如果看风景,肯定会转过头去看,我脑中乱想着,怎么想,都觉得他是在看我。但是,他看我做什么呢?

我慌乱的抓了抓头发,转过头去,发现他真的在盯着我看,四目相对,我的心跳漏了半拍,假装扶了扶包的肩带,低头摸了摸鼻尖,再次抬头时,发现他还在看我。

那眼神我很熟悉,认真专一,就像二十岁那年,我最后一次见江亦,送他上车时,我看江亦的眼神一样,我想把他的模样刻进我心里,甚至在车启动前,想冲上去让他留下。

邵景周看得我有些不自然,我不自觉地摸了摸脸,怀疑是不是脸上沾了什么东西,或是今天的穿搭出了什么差错。

我不自然的抓了抓头发,犹豫着要不要开口询问,他该不会是喝醉了吧?那双眼眸里浮动着情绪,像隔着一层薄雾的月光,让人捉摸不透。

“你没事吧?”我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迟疑。

邵景周揉了揉太阳穴,眼神却依然停留在我脸上,“没事。”

他的注视让我耳根发烫,“我脸上有东西?”我抬手摸了摸脸,暗自腹诽,这人喝了酒怎么跟变了个人似的,直勾勾地盯着人看,不觉得尴尬吗?

邵景周摇摇头,声音突然低了几分:“你长得很像我以前的……一个朋友。”

“是吗?”我干笑两声,“可能我长得比较大众脸吧,哈哈哈。”心里却在吐槽,这搭讪方式也太老套了,要不是在聚会上认识,换作街头陌生人这么说,我肯定当他是神经病,长得还挺好看,结果一上来就来这个!

“你来重都多久了?”邵景周突然转移话题。

“三年了。”我松了口气,总算不用再被审视。

“自己创业?”

“没有。”我摆摆手,“就是个小打工人。”

“那做什么的呀?”

“卖平底钻。”我简短回答。

邵景周点点头:“我家开棉签厂的,主要做外贸。”他也简短的介绍了一下。

夜色渐深,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重都的外贸行情。他问我为什么不去当翻译,我说我英语不行,他说看着不像,我“哈哈”笑了两声,心想这东西还能看出来吗?难不成他是算命的?

那时候重都市场的外商特别多,催生了大批临时翻译,很多人都是自己印名片,在市场里蹲守外商毛遂自荐。做翻译收入相当可观,可惜我干不了这行。一是英语不过关,二是我社恐。

快到家时,邵景周掏出手机,我们交换了微信和号码。后来偶尔会在微信上聊几句,他常约我一起去吃饭,我几乎次次都拒绝。

俞艳总爱打趣我:“邵景周约你,你怎么不去啊?就当交个朋友嘛。”

可我实在提不起兴致,如果是一堆朋友一块去,那我可能会答应,只有我们两个人,我不想去,又不熟,见面两个人多尴尬。

“邵景周对你有意思,还特意向包思齐打听你呢。”俞艳神秘兮兮地凑过来。

“别瞎说。”我皱眉。

我对邵景周第一印象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但那种毫不掩饰的目光让人莫名不自在。

“我说真的!”俞艳认真道,“邵景周说了,等包思齐下次来重都,再约你一起出去玩呢。”她用胳膊肘碰碰我,“处处呗,人家有钱有颜。”

“别闹了。”我无奈地摇头,“我现在根本没心思谈恋爱。”

俞艳突然压低声音:“你该不会有喜欢的人了吧?还是对男生没兴趣?认识你快三年了,从来没听你说过对谁有好感。”

俞艳并不知道我的事,可以说在重都没有人知道我的事。

“没有。”我摆摆手,“我就是想挣钱。”

“谈恋爱又不影响你挣钱。”

俞艳说我掉进钱眼里了,后来几年,她一直这样说我。

我没什么远大理想,就想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无病无灾活到八十岁,挣点小钱,老了以后好好享受。

那段时间,除了上班,我满脑子都在琢磨副业,淘宝店我也考虑过,可那几年竞争太激烈,一个新店铺想出头,前期得砸不少钱,就连俞艳的老店都经营得举步维艰。

一天中午,一个常来拿货的客户在店里和张婶闲聊,说起她妹妹在夜市摆摊卖衣服,生意红火得很。“生意好的时候,一晚上赚的比上班三天还多!”她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

我原本在整理货架,听到这话,手里的动作不由慢了下来。等客户一走,我立刻凑过去问张婶:“张婶,夜市真那么赚钱?”

张婶边配货边说:“听他们都这样说,具体的咱没摆过,咱也不知道。不过刚听小杨说,她妹妹卖衣服房子都买起来了。”

当晚下班我就坐公交车去了夜市,那是重都当时最大的夜市,一条街,摆着三排,灯火通明,人潮涌动,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人。卖衣服的、卖饰品的、卖鞋子的、卖包包的、最后面是全部都是卖吃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我站在街口,看着那些摊主忙得满头大汗却笑容满面,心里突然燃起一股冲动。

接下来的几天,我像着了魔一样,下班就往夜市跑,观察哪些摊位人气旺,哪些款式卖得快,甚至偷偷记下摊主们的销售话术。

第三天,我硬拉着俞艳一起去,指着中间几个挤满顾客的服装摊问她:“你觉得,我来夜市摆摊卖衣服怎么样?”

俞艳挑了挑眉:“当然行啊!我有个朋友的姐姐,夜市刚起来的时候就开始摆摊,靠夜市摆摊在重都买了两套房。”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很辛苦的,摊位费贵,还得熬夜,你白天上班,晚上再折腾,身体扛得住?”

“扛得住!”我毫不犹豫地回答,“现在年轻人谁不熬夜?再说了,赚钱哪有不累的?”

俞艳看我态度坚决,没再多劝,反而帮我联系了她朋友的姐姐。那位姐姐很热心,教了我不少门道,怎么选位置、怎么挑货、挑货时如何讲价、怎么租仓库、需要的设备、怎么和顾客周旋等等……

说干就干,我买了辆二手三轮车,又订了夜市专用的棚架和照明灯,还租了小仓库。

那段时间,我中午休息就往批发市场跑,一家家对比价格和质量,腿都快跑断了。好在有俞艳帮我。

准备得差不多时,俞艳突然提醒我:“摆摊的事,先别告诉你老板娘。”见我疑惑,她压低声音解释:“你在她这儿上班,要是她知道你搞副业,心里肯定不舒服。”

我犹豫了,俞艳说得有道理,可瞒着张婶,万一哪天被她发现了,或者被客人看到聊天时无意间说出来,那不是更尴尬?而且我也不太会撒谎,以后每天中午都要去拿货,不再店里吃饭,岂不是更引人注目吗?思来想去,我还是主动找张婶坦白了,并保证绝不耽误工作。

没想到张婶听完,拍了拍我的肩膀笑道:“有想法是好事!打工终究不如自己当老板,放心去干吧!”吴叔也在一旁鼓励:“年轻人就该闯一闯!”

得到大家的支持,我心里踏实了不少,开业前一晚,我将全部东西整理好放在三轮车上,既紧张又期待,生怕漏了什么检查了一遍又一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